第一部分 2018年度工作总结
2018年,学校学习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四个回归”,凸显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弘扬“敦品励学 求是笃行”校训,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为着力点,大力推进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按照学校十三五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以及年度工作计划,深入开展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工作成绩及亮点如下:
一、加强本科教学工作
1. 做好审核评估工作。12月2~6日,顺利完成教育部对学校开展的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10月,学校自行组织了审核评估预评估工作),并根据专家组建议,目前正在制订整改工作方案。
2. 优化专业布局结构,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整。近两年申报的5个专业: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服装与服饰设计和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广播电视编导全部获批设置,进一步增强了学校工科专业建设。目前学校已开设本科专业达到47个。
3. 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1)学校组织召开了“以本为本,理念先行”本科教育思想主题研讨会。(2)继续推进“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范式变革和校企协同育人“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3)12项省级质量工程和教研教改项目获得省(厅)级立项,学校创新强校工程立项情况取得明显进步。(4)教改课题结题合格率和优秀率显著提升,结题质量及项目资金取得明显进步。创新强校项目经费达563万元,两年翻了两番;并获省级教育发展专项资金——高校专业建设项目300万元。(5)制订(修订)、发布了一批教学(含企业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并予以汇编。
4. 继续推进教育国际化和港澳台合作。(1)目前已与10个国家的25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60多项各类合作项目(双学位学分互认、学期型留学、短期师生交流)。(2)组织师生在暑假到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开展系列学习交流活动。今年出国学习和访问教师18人,出国攻读学位和交流学生166人。拓展了师生视野,增了长见识,有利于将国际合作交流活动落实在专业学习上。(3)5月29日至6月5日,黄大乾校长作为广东高校参访团成员赴台湾参加第十三届海峡两岸(粤台)高等教育论坛及相关活动。作为特邀嘉宾作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与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主题报告,并主持了分论坛总结报告会。黄校长还代表学校与朝阳科技大学、龙华科技大学、台湾圣约翰科技大学、树德科技大学、大仁科技大学等5所高校分别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学校与标杆性应用性大学初步建立合作关系,有助于学校实施引进台湾师资的人力资源战略。(4)8月30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广州大学、台湾教育大学联合主办了第十四届穗台校长论坛,论坛主题是“有效推动两岸及港澳产教融合领域的交流合作,搭建产教资源交流平台”,来自两岸三地近百所高校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我校黄大乾校长受邀在会上作主题报告。副校长沈根生参加会议。(5)11月11~14日,由泰国教育部资助、亚洲国际贸易投资商会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教育合作论坛在泰国曼谷举行,我校黄大乾校长应邀出席会议,黄大乾校长作为中国大学的校方代表在会上作交流发言,并与泰国兰塔纳功欣理工大学签署了校级合作协议,积极准备开展“引进来”的国际化合作项目。
5. 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办学社会影响显著增强。(1)因我校转型发展工作成效突出,6月26日,广东省教育厅、省教育研究院和我校主办了“广东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与特色应用型院校建设研讨会”。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省教育厅副厅长邢锋、省教育研究院汤贞敏院长和来自全省普通本科院校的150多名校长与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我校的经验做法得到了参会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2)6月27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制定我省实施意见,省发改委副主任吴维保一行来校开展调研工作。吴维保副主任在听取我校汇报后总结讲话时表示,我校多年来一直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在产教融合、转型发展的道路上有丰富的经验和借鉴意义,是高校转型发展的先行者。我校校企协同“3+1”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做法写入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3)7月2日,我校参加首届广东省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会上黄大乾校长和广东工业大学、东莞理工学院的校长分别介绍了学校校企合作育人经验、特色产业学院和双创教育。(4)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2018中国大学教学质量评价报告》,我校位列2018年广东省民办大学教学质量排行榜第一名。
二、推进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
1. 学术院长制继续深化。遴选、聘用优秀学科专业人才,继续推进学术院长制,目前共有博士学位和教授职称的学术院长10人,校学科专业建设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
2. 科研工作取得明显成效。(1)学术论文:共发表400多篇,高级别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明显增加。(2)申请专利80项,获批39项,有较大增长。(3)科研项目:通识学院获得2018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子项目1项,获省级社科与自科项目立项7个。省级项目到账经费大幅度提高。(4)出版学术专著4部。(5)学校学报《广东应用技术大学研究》被评为全国民办高校十佳期刊。(6)大力加强科研型实验室建设,积极申报省级工程中心1个。
三、加强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
1. 强化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贯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立志修身博学报国”等主题教育活动,抓好“文明修身工程”等优良学风创建工作,办好科技创新节、校园文化节和白云大讲堂等校园文化活动,做好广东省“易班”试点建设和“青年之声”智慧团建工作。
2. 举办广东白云学院第21届科技创新节,表彰在科技创新和学科专业竞赛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师生(团队)。融资300万的在校生创业项目入驻U创长廊。
3.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2015级人力资源管理2班团支部荣获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称号。
4. 我校李镓洧同学因思想政治素质优秀、组织协调能力突出,与其它公办高校的五名学生一同被任命为2018~2019年度广东省学生联合会执行主席,这是我校学生干部第一次当选省学联执行主席,也是广东学联百年发展历史中第一次有民办高校学生干部担任驻会执行主席。
5. 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如5月18日,承办“2018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应用型人才专场”活动,为毕业生提供7000多个工作岗位。校企合作单位达到1299个,有效帮助2015级全体学生落实企业实践教学实习岗位。
6. 构建精细管理和精准服务育人体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育人理念,初步建立以“第二课堂成绩单”为载体的学生学习支持体系,完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优化“一二三四五”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建立精准资助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学生社区的服务育人体系。
四、加强学校党政班子建设,大力推进人事分配制度综合改革
1. 进一步充实、调整校党政领导班子。(1)补选宣传部长、统战部长为校党委委员。(2)根据省委教育工委党建工作部署和整体安排,以及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省委教育工委为我校选派1名党委副书记兼督导专员。(3)学校提拔了1位副校长和2位校长助理。学校党政班子结构进一步完善并年轻化。
2. 实施职称评定制度改革。根据国家和广东省“放管服”政策,学校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职称评审制度和评审条件,正式实施学校自主评审职称。
3. 开始工资薪酬制度改革。根据学校教育教学事业发展和内涵建设的需要,充分体现教书育人成果导向,学校正在推进教职员工薪酬制度改革。
4. 加强人才引进工作。2018年学校引进教师110人,其中教授31人,副教授2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9人。教师队伍进一步充实,结构得到优化。
五、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1. 开展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活动。学校制定了学习方案,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并以实际行动落实到学校各项工作之中。
2. 完成“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申报工作,获得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委示范高校建设立项。外国语学院英语学生党支部先后获得“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立项。
3.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六项责任制”,确保学校政治安全。
4. 在省委教育工委组织部的指导下,与兄弟院校合作编写《党旗下的青春——新时期大学生入党读本》(民办院校版,第三版),该书已于2018年10月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5. 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会计学院党总支创建“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6. 我校建筑工程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张佳老师主讲的微党课《用好“加减乘除”法则,做好“四讲四有”党员》在教育部第二届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活动中被评为学生党支部优秀微党课。
六、加强基础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1. 全力推进新校区建设,10月19日举行新校区教学大楼封顶仪式,新校区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
2. 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突出信息化支撑战略。一是根据中教控股的要求和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进行并完成了新的招生、办公(OA)、教务等管理服务系统的培训和上线试运行工作。二是为配合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多栋教学大楼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教师上课用机全部安装雨课堂插件,为课堂互动教学建立起新的技术支撑。
3. 2018年实验室及教学装备建设项目共23项,建设总投资1274多万元。
4. 学校投入近200万元改造篮球场17个,并购买了一大批体育器材,改善了体育教学条件。
七、其他工作
1. 完成学校办学许可证到期换证工作,确保学校合法办学,并获得科学研究资质。
2. 迎接并顺利完成省直单位档案工作第十四协作组档案评估专家对我校进行的档案工作现场检查评估。
3. 教工宿舍接入数字电视,丰富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4. 完成2018版学校宣传画册和宣传视频的制作。
第二部分 2019年工作要点
一、本科教学与人才培养工作
1. 根据审核评估专家组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制定整改工作方案,认真整改、有效落实,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事业发展。
2. 加强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全面修订和实施2019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 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教育工作,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产业学院建设工作。
4. 做好招生工作,提高报到率,保证学校办学规模稳中有升。
二、 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工作
大力推进学科和科研平台建设,力争1~2个学科进入省级特色重点学科行列,新增争1~2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力争成功申报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和社科研究基地1~2个,全面提高学校整体学科水平和教师科研能力。
三、师资队伍建设与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高水平师资和试点引进台湾师资的工作。
2. 推进人事分配制度和岗位设置改革。
四、党建、思想政治与学生工作
1.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认真做好“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和“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工作。
2. 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德育研究所和易班等平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
3. 切实做好新校区搬迁、进驻的师生宣传、动员工作,有效开展新校区进驻后的师生思想政治和心理疏导工作。
五、全面推进国际教育和港澳台合作与交流工作
1. 进一步拓展国际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支持骨干教师、干部到国外高校交流访学,鼓励学生出国学习交流,试行国际教育创新学分制度。
2. 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加强与香港、澳门高校的深入合作。
3. 为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以台湾和德国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为标杆,认真学习和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六、其它重要工作
1. 加大新校区建设力度,成立新校区管理委员会,科学制定搬迁方案和管理办法,确保2019年秋季开学正常完成三个二级学院的整体搬迁和校园管理工作。
2. 权力配合与支持中教集团有关学校管理工作,保证学校与集团的无缝对接,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3. 做好30周年校庆活动。
广东白云学院
2018年12月25日